閱前需知:1、文章轉至《中國消費者報》,如再次轉載請聲明。
2、精準檢測是CMA、CNAS國家授權實驗室,是正規實驗室,我們鄭重承諾不做假報告,不做沒有樣品的項目。
近日,黃小姐打算在網上開一家兒童服裝店,但被電商平臺要求提供商品質檢報告。
隨后,她咨詢了一家正規檢測中心,被告知須提供營業執照、商品證明等,“我都沒注冊公司,上哪兒找這些材料呢?”后來,有朋友告訴她,可以在網上買質檢報告。
//調查除了食品其他品類均宣傳可做//
根據黃小姐提供的線索,近日,記者以“質檢報告”為關鍵詞在淘寶上搜索,出現數十家提供此類服務的店鋪。
除了食品,服裝、鞋子、化妝品、家具、五金等類別的質檢報告均可購買。
記者查詢發現,在天貓售食品需要提供《食品衛生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等,這些都是由政府機構出具的。
調查過程中,各商家均表示其檢測機構為正規機構。不過記者隨后采訪發現,很多報告樣本上的第三方機構資質無法核實。
以“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報告”店鋪工作人員出示的圖片版質檢報告樣本為例,封面上有CMA、CNAS標志,并有“深圳市XX檢測服務有限公司”的印章。
隨后,記者登錄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查詢發現,在“深圳市XX檢測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項目中,并不包含商品質量檢測、認證等相關項目,僅有“檢測技術開發與相關技術咨詢”項。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對于檢測機構的認定以其官網查詢結果為準。
目前為了入駐天貓等電商平臺,前來辦理質檢報告的商家很多。該工作人員表示,按照正常流程,商家送樣品過來進行檢測時,需要帶著營業執照、注冊商品等一并來進行辦理,“包通過”都是騙人的,“就是在幫商家作假。”
3.15打假實錘
出具虛假報告,這幾家檢測機構被處罰!
近日,北京、山東等地多家機構因存在出具虛假質測報告的行為被通報。
山東6家檢測企業因出具虛假報告上“黑榜”
//官方證實//
3月14日,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向《中國消費者報》發來《關于有關情況說明的函》證實,幫寶消濕止癢膏的質測報告虛假,中心沒有為該公司檢測過化妝品激素。
說明函稱,“報道中提及的幫寶消濕止癢膏,經查看其提供的由我單位出具的質測報告,質測報告中樣品名稱并非幫寶消濕止癢膏,檢測項目亦非糖皮質激素。”說明函稱,出具的質測報告內容與商家宣傳的內容不一致,系商家行為,與我們無關。

據悉,為了提高違法成本、維護條例的權威性,《條例草案》在法律責任一章設定了相應罰則。針對創設的行為規范設定了法律責任。對本法規定的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履行的信息公示義務、重大信息報告義務、普遍服務義務、不得出具虛假報告義務、不得偽造變造檢驗檢測機構印章和人員簽字等義務,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對出具虛假報告等嚴重違法行為,除了責令改正、處一定罰款以外,條例草案還規定其三年內不得承接政府檢驗檢測項目,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檢驗檢測人員規定了一定期限的行業禁入。
《條例草案》還通過信用約束,提高違法成本,倒逼誠信經營:一是檢驗檢測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受到的行政處罰信息納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二是將信用狀況不良的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增加監管頻次;三是對信用狀況不良的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有關部門在政府采購、授予榮譽或者政策扶持時,依法予以限制。
在審議中,一些委員認為,罰則條款設置多、 處罰輕,由于檢驗檢測違法行為造成的社會影響大,要加大處罰力度,并充分發揮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功能, 強化信用懲戒,,督促機構履行好相關責任。
“三年內不得承接政府檢驗檢測項目,力度過輕!”有委員提出,對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 結果而受到處罰的檢驗檢測機構,三年內不得承接政府檢驗檢測項目的說法易引起誤解; 建議,進一步細化信用管理和聯動懲戒的規定, 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信用信息的統籌管理,對于嚴重違法的行為,建立“嚴重失信名單” 向社會公示
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副主任陳曉東說,看到《中國消費者報》發出的報道后,中心非常重視,于昨天晚上第一時間開展自查。
陳曉東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現在可以確認這個商家所用的寧波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的報告是虛假的,他們從沒在我們這里檢測過化妝品的激素。
“我們弄清楚了,這個商家掛羊頭賣狗肉,在我們這里做過一個“紅股抑菌乳膏”消毒產品中抑菌測試(報道中出示的質測報告)和報道中的商品完全沒有關系,也沒做過激素檢測。” 陳曉東說。
//最新進展//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搜索京東商城相關商品的鏈接,發現相關產品的銷售頁面均已刪除或者下架。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報道發出后,引起很多消費者對“寶寶霜”是否含激素的關注。
北京市消費者姚女士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看到相關報道后,不少寶寶媽媽自主組建了“維權群”。
“群里也貼出了很多消費者和商家交涉的聊天截圖和商家提供的質測報告。”姚女士說,她現在對商家提供的質量檢測報告不太相信。“因為商家自己肯定說自己沒問題,報告也存在虛假的可能。”

如何辨真假?
輸報告代碼可查“真假”
在“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報告”店鋪工作人員提供的兩張質檢報告樣本圖片中,報告編號、檢測結果等內容一應俱全。不過北京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有這些項目并不能說明報告真假,“委托第三方進行產品檢測,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不按正規程序來,不送樣品就給出具報告,那肯定是有問題的。”
今天上午,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了解到,正規機構的質檢報告通常都會在各地質監局備案,并可在其官網進行查詢。至于那一些“包樣”產品,只要樣品本身是合格的,所以出來的質檢報告可以在官網上查到。
北京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拿到質檢報告之后,在質監局官網輸入報告代碼就可以查報告是否存在。”
“包樣檢測意味著一些不合格產品也可以拿到質檢報告,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欺詐行為。”工商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說。
名詞解釋:
CNAS證書:實驗室認可證書,由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hina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for ConformityAssessment,CNAS)頒發,是正式表明檢測實驗室具備實施特定檢測能力的第三方證明
CMA證書:中國計量認證(ChinaMetrology Accreditation,CMA),計量認證是國家對檢測機構的法制性強制考核,是政府權威部門對檢測機構進行規定類型檢測所給予的正式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