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國家標準
這個在不銹鋼圈子里搞得烏煙瘴氣的304D,似乎頗有取代304(304D當中的D就是“代”的寓意)風頭。可是怎么到了我們普羅大眾的客戶手上,卻成了不合格?從這份檢驗質檢報告查看,鎳、錳檢測項不符合YB/T5363-2016《裝飾用焊接不銹鋼管》標準要求!近日,看到網絡上的一份檢驗質檢報告圖片??蛻舯г沟?,正是因為這份質檢報告,讓客戶跟進已久的工程投標生意全黃了。小編一時沒在意,畢竟不合格產品被市場否決,也是司空常見。客戶緊接著冒了句話:這份質檢報告是304D的,簡直就是誤導。認真一看,赫赫在目的兩項“不合格”分外刺眼!
304D不合格!304D不合格!304D不合格!.........重要事情要說十萬遍!

詳解304D檢驗質檢報告內容
不合格項(錳、鎳)和一個顯著差異項(表面粗糙度),對不銹鋼管材的使用有著不同的影響。鎳元素是不銹鋼中僅次于鉻的重要合金元素。為了耐還原性酸和堿介質的腐蝕,鋼中僅含有鉻是不夠的,必須向鋼中加入鎳。鎳可促進不銹鋼鈍化膜的穩定性,提高不銹鋼的熱力學穩定性。因此,不銹鋼中鉻和鎳共存,可顯著強化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也能顯著改善不銹鋼的塑、韌性,可使具有脆性轉變溫度的一些不銹鋼的脆性溫度下移。鎳可提高一些不銹鋼的冷成型性和焊接性,降低奧氏體不銹鋼的冷加工研化傾向。在不銹鋼中添加鎳會形成奧氏體晶體結構,能改善不銹鋼的可塑性、韌性、可焊接性等屬性,所以鎳被稱為奧氏體形成元素。普碳鋼晶體結構是鐵氧體,為體心立方(BCC)結構,加入鎳元素可促使晶體結構從體心立方(BCC)結構轉變為面心立方(FCC)結構,其被稱為奧氏體不銹鋼。不銹鋼中錳對強度、硬度和耐磨性有影響,從質檢報告上可見抗拉強度和延伸強度數值稍有增高。
質檢報告中304D管材表面粗糙度明顯高于合格304管材。有研究表明,金屬材料的微觀結構、表面加工狀態對其耐蝕性能具有重要影響,材料表面質量越好,其腐蝕電位正移,亞穩態或穩態孔蝕就變得困難,表面狀態的改善會減少表面缺陷,能提高材料的耐蝕性能。表面孔蝕活性點的“開放度”對亞穩態小孔形核和生長均有影響,并且發現表面越光滑、粗糙度越小,表面活性點越少,亞穩態孔的形核數目越小。隨著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腐蝕環境中不銹鋼表面平均最大蝕孔深度、平均最大蝕孔面積急劇增大;表面粗糙度差異越大,蝕孔深度和蝕孔面積差異越大。

304D管材
經驗告訴我們,不要走回頭路
低鎳高錳的304D,其實在多年前就出現,如今又重蹈覆轍蠢蠢欲動。至于民間有實驗用藥水測試304D檢測后不會發紅,個中原因是因為提高了鉻含量以及其它元素,恰恰這又給了304D在背后有機可乘。在售后問題上更要提防,因為未經過時間驗證,在質量上很多未知數,尤其是工程方面,可能會存在很大隱患。比如像那個客戶接到工程單,出具檢測質檢報告又不被認可,這也是要面對的事實。就算工程接下來了,多年后一出現豆腐渣工程就有不可逃脫的責任。至于去到終端消費者的角度,更是衍生許多復雜的問題。很簡單的道理,當房東會向你咆哮“為什么不是304”的時候,你等著去工商局、公安局甚至法庭解釋吧。
而且有個不爭事實,304是國際上的標準名稱,像這種隨意調制配方的產品,西方國家、日本甚至印度早已研究多年,但他們從不當作是新品。把304D奉為圭臬,這個陰暗面被扭曲放大,實在難以費解。當然,在當下,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場被市場環境逼到浮躁不安以及利益層面的博弈。但可以預見,這個304D也只能在國內興風作浪,根本就走不出國外,甚至會被國外淪為笑柄。
304D和304在名稱上的相似性,卻是極易誤導對304不知情的民眾,認為304D是304的衍生型號。這樣的命名方式,最終卻是會毀了304在國內幾十年來之不易的形象和民眾認知。我們歡迎推陳出新的好產品,這個行業也非常需要創新。如果304D也稱為創新的話,那這個行業就是在倒退。如果真如吹捧中的那么好,那么完全可以不傍上304,完全可以自取名號。所以不合格的304D,請退出打上304的名稱,也不要玷污了304!